财经时时听:2022年千万高校毕业生就业何去何从?

作者:饶怡明

2022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1076万人,创历史新高,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在全球经济衰退、国内疫情持续的大环境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从中央到地方,从高校到用人单位,促进就业的政策频频推出。由于经济大环境不佳,体制内就业偏好显著增强,考研的也不在少数。此外,选择灵活就业或慢就业的人群也大幅上升。本期节目将对当前中国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大学生择业倾向的改变以及中国政府促进就业的政策进行深入探讨。

节目音频链接:https://www.rfa.org/mandarin/zhuanlan/jingmaorediansaomiao/econ-06242022141450.html

今年中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同比增加167万人,规模和增量创历史新高。当前国际政治风险上升,疫情反复,经济转型等多重因素,导致毕业生就就业压力明显加大。

根据中国国家发改委的研究报告,当前大学生就业呈现四大特征:

一,就业预期明显下降。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毕业生的平均期望月薪和已签约的毕业生平均月薪都出现下降。高月薪的占比出现下降,而低月薪的占比则有所上升。

油管频道“中国的百姓视角频道”上一位名叫燕燕的大学毕业生现身说法,介绍了当前各大科系的就业薪资水平。

二,体制内就业偏好显著增强。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导致更多毕业生以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等体制内单位作为就业首选。2021年国考过审人数212万人,同比增加51%。平均每一个岗位有68个人竞争。部分热门岗位甚至出现2万人申请同一岗位。智联招聘数据显示,应届毕业生就业偏好首选国企,占比为44%,比2020年上升8.4%,选择民企就业占比为17.4%,比2020年下降7.7%。

燕燕表示,目前选择当公务员的以文科生占多数。

三、灵活就业与慢就业大幅上升。由于受雇职位明显下降,灵活就业和慢就业就明显增多。智联招聘的数据显示,2022年高校毕业生中有50%选择单位就业,比2021届下降6%。“灵活就业”和“慢就业”的比例分别上升10.9%和9.7%。

四、就业市场挤压效应进一步强化。求职竞赛非常激烈的情况下,学位竞赛和名校挤压的现象更严重,双一流院校本科毕业生选择进一步深造以巩固竞争优势,夺得金饭碗。而普通本科生只能通过挤压大专生来抢饭碗。麦可思研究院发布2021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显示,双一流院校生国内读研的比例为32.5%,远超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的13.2% 。专科生选择自由职业、慢就业、创业等灵活就业的比例也显著高于其他类型院校。这种情况将导致普通本科生、大专生的就业困难,还会导致高层次人才的大材小用。

另外,大学毕业生还出现就业重心下沉的趋势。根据日前公布的《2022年就业蓝皮书》,近五年更多大学毕业生涌向地级市及以下地区,而且这些地区的民企、政府机构以及事业单位对大学生的吸纳能力增强。尤其是自从疫情爆发以后,这个趋势更为明显。报告称,2021年数据显示,地级城市以下就业的本科生主要在教育和政府以及公共管理部门就业,比例要高于一线城市。到地级市及以下地区就业更多从事教师和公务员等职业。

为了稳千万毕业生就业,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比如取消派遣证,简化存档规则,对企业出台一系列减税、补贴的政策,比如对招用高校毕业生并签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中小微企业,给与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有些地方给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培训,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持,比如享受税收优惠、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创业担保贷款和贴息等等。此外,挖掘基层就业社保、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社会工作、司法辅助等就业机会。


在节目下半段,旅美经济学家秦伟平和我就本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情况以及问题的根源进行讨论。

 

感谢您的收听本期的财经时时听,我是饶怡明。如果您对本节目有什么意见和建议,欢迎写信到fuankui@rfa.org.或我个人推特账号是RFA_RYM进行联系。

—— 自由亚洲电台
本站刊登日期: 2022-06-27 21:19:35